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 RTRSY)是世界上最早創辦的通訊社之一,也是目前英國最大的通訊社和西方四大通訊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
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并向來以迅速、準确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币彙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因特網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社由德國人保羅·朱利葉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1850年在德國亞琛創辦,次年遷往英國倫敦。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訊社擴展成爲一家大公司。1916年被改組爲路透有限公司。它素以快速的新聞報道被世界各地報刊廣爲采用而聞名于世。
2014年11月,路透社宣布,其網站新聞評論功能将被關閉,讀者今後可以到社交媒體或在線論壇上評論其新聞故事。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4月16日,路透社榮獲2018年度普利策獎特寫攝影獎。
簡介
路透社新聞報道的主要對象是國外,它的國際新聞緊密配合英國政府的外交活動,它對體育新聞也很重視。該社的經濟新聞主要是商情報告,爲英國和西方大企業服務。
路透社是路透集團的一部分,業務占路透集團的5%。它素以快速的新聞報道被世界各地報刊廣爲采用而聞名于世。其股權屬于代表倫敦出版的全國性報紙的報業主聯合會(the newspaper publishers association),代表郡級報紙的報聯社(pressassociation)、澳大利亞報聯社(australian associatedpress)和新西蘭報聯社(new zealand press association)。這四家股東都有代表參加路透社董事會,它們之間有一項确保路透社在新聞報道中所謂“獨立性”和“正直性”的“托拉斯協議”。
路透社的消息大緻有特急快訊、急電和普通電訊三種。這三種電訊的時效按順序遞減,篇幅按順序遞增。特急快訊主要針對商業用戶,快訊主要适用于政府機關及電子媒介訂戶,普通電訊則主要服務于其他新聞媒介訂戶。
曆史
1849年,出身德國卡塞爾的保羅·朱利斯·路透(Paul Julius Reuter)開始用信鴿在德國路透時代廣場
亨與比利時布魯塞爾之間傳遞股價,一年之後,由于新的電報線完工,訊息改由電報傳送,同時路透也利用新開通的柏林–阿亨電報線在這兩個城市之間傳遞訊息。
1851年10月,路透在英國成立海底電報線辦公室,與倫敦證券交易所簽下一紙合約,提供歐洲大陸的股市行情,以換取獲得英國股市資訊的權利。同年11月,英國多佛與法國加萊之間的海底電纜鋪設完成,路透便藉由海底電纜提供英國股市的數據給法國巴黎的交易員。
路透的知名度逐漸提升,特别是在1865年首先于歐洲報導亞伯拉罕·林肯被刺殺的新聞之後。路透所提供的服務内容也逐漸增加,包含全球的一般和财經新聞,并于1923年開創使用無線電于國際間傳播新聞的先例。路透本人在1857年加入英國國籍。今日,路透在全球94個國家,200個城市設有營運處及197所新聞分社,提供19種語言的新聞,幾乎所有主要的新聞媒體都有訂閱路透的新聞。
1980年代路透開始快速成長,開拓産品範圍。1984年,路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那斯達克挂牌上市,成爲公開上市公司。并展開一系列的并購,包括1985年的Visnews(後改名爲路透電視)、1986年的Instinet、1994年的TIBCO(後改爲Teknekron)和Quotron。
1995年,路透成立溫室基金,對美國境内甫成立的科技公司進行小額投資。路透并持有1999年7月在那斯達克首次公開上市的TIBCO軟件和2001年5月同樣在那斯達克首次公開上市的Instinet的多數股份。2001年10月,路透完成其曆史上最大的并購案,買下Bridge資訊系統的多數資産。2007年5月15日,加拿大湯姆森集團和路透集團發表聲明,就合并事宜達成一緻。路透股東所持有的每股路透股票可獲得3.525英鎊現金和0.16股湯姆森股票。
榮譽
美國當地時間2018年4月16日,路透社榮獲2018年度普利策獎特寫攝影獎。
地址
1851年10月,路透在英國倫敦成立辦公室。
路透社大樓
1939年,辦公室遷移到著名的艦隊街,艦隊街39号成爲新的總部。
2005年總部搬遷到一幢較大的建築,也就是位于金絲雀碼頭的現址,路透大樓前的空地也被重新命名爲路透廣場。
路透的美洲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時報廣場,在2001年完工,位于42街和第7大道的轉角,是一幢30層樓高的大樓。亞洲總部則位于新加坡的科學園區,歐洲、中東及非洲總部在瑞士。
服務
路透的服務分爲四個部份:買賣與交易、研究與資産管理、企業和媒體,其中超過90%的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務:對股票、外币彙率、以及債券等資訊的分析、處理、發送,以及相關産品的開發。
消息分類
特急快訊
是路透社播發新聞的一種形式。它可以中斷正常的廣播優先發出。對于什麽樣的新聞才發特急電訊,路透社的選擇仍然是以訂戶的需求爲考慮重點。由于經濟界訂戶占很大比重,所以路透社的特急快訊并不局限于特别重大的國際事件,還包括一切對各類交易市場可能産生重大影響的新聞。
急電
時效和重要性次于特急快訊,用于比較重要的新聞事件的報道。急電的各種新聞要素比較齊全,但仍然比較簡單,隻報道新聞事件本身,沒什麽背景材料或現場情景描寫。
普通電訊
即正常情況下播發的新聞。爲了保證時效,路透社的稿子一般比較短,通常一篇稿子隻報道一個動态,隻對重大事件編發綜合稿。
組成
董事會由1名董事長、3名常務董事(executive directors)和8名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s)組成。董事會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由董事輪流主持會議,讨論财政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日常行政工作由執委會(或稱經理部,executive committee)負責。執委會由總經理、兩名副總經理、兩名助理副總經理和總編輯6人組成。總經理由董事會任命,新聞業務工作由總編輯主持。
路透社名義上是私人企業主所有,實際上受政府控制,是英國的官方喉舌。路透社新聞報道的主要對象是國外,它的國際新聞緊密配合英國政府的外交活動,它對體育新聞也很重視。該社的經濟新聞主要是商情報告,爲英國和西方大企業服務。
至1980年,共有雇員2595人,其中國内有1000多人。在雇員中,有532名記者,551名技術人員。它在國外共有122個分社,分布在75個國家和地區,派出的常駐記者約370名。在未建分社的地方,路透社雇用了1000多名當地人作爲它的兼職記者或報道員。它自己的分社和兼職記者發稿點加起來共有183處。它還同120多個國家或私人的通訊社建立了業務聯系,以擴大它的消息來源。它同約1500家外國報紙有供稿聯系。
路透社每天發稿約70萬字。除一般新聞外,經濟新聞和體育消息占很大比重。每天24小時,通過電子計算機控制以電視、電傳和油印稿形式,向世界名地的銀行、經紀人和工商企業提供經濟、金融情報。路透經濟新聞(reuters economic services)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在它的總收入中,85%來自出售的經濟新聞,15%來自國内的收入。
記者團隊
路透社每年從地方報紙記者、編輯以及大學新聞系畢業生中招聘幾十名新人,試用半年,合格者正式雇用,繼續培養。路透有一組數千名記者的團隊,報導了幾乎全世界的重大消息,有時甚至賠上了性命。
1960年代晚期,安東尼·葛瑞(Anthony Grey)因爲在北京報導文化大革命被監禁,成了第一批現代政治人質,安東尼被紅衛兵囚禁2年2個月後獲得釋放。2000年5月,一名美國記者庫爾特·雪爾克(Kurt Schork)在獅子山的一場伏擊中喪生。2003年4月和8月,新聞攝影師塔拉斯·普羅茲尤克(Taras Protsyuk)和馬贊·丹納(Mazen Dana)前後被駐伊拉克美軍擊中身亡。2004年,攝影師阿德蘭·卡薩諾夫(Adlan Khasanov)和迪亞·納吉姆(Dhia Najim)分别在車臣共和國和伊拉克身亡。2005年8月28日,電視音響師瓦立德·卡哈萊德在伊拉克一美軍檢查站遭美軍槍擊身亡,同時遭到槍擊并受傷的還有一名攝影師卡德漢姆。事件發生後,他被美軍扣押問話。
2006年8月7日,一名黎巴嫩記者阿德南·哈吉(Adnan Hajj)涉嫌在2006年以黎沖突的新聞照片上作假,哈吉經電腦處理将照片上的煙霧變得顔色更深、面積更大,但哈吉本人否認曾經修改過相關照片,表示自己隻是想去除照片上呈現的灰塵;路透社的新聞編輯保羅·霍姆斯則表示:“公司認爲,去除圖片上的灰塵,将不會導緻圖片看起來像現在這個樣子。”此事件被發現後路透社宣布撤回920張商業新聞圖片,并與該名記者解約。
技術中心
路透社和報聯社在同一幢大廈裏(艦隊街八十五号)辦公,它們之間有分工,路透側重國際新聞,報聯社側重國内新聞。路透社的國際新聞隻直接發給倫敦出版的全國性報紙,而由報聯社重編後發給地方報紙。路透社關于英國國内事件的報道大部分由報聯社提供,有選擇地加以重編後發出。它們之間互相供稿也屬商業買賣,需付給稿費。由于這種關系,路透社在國内除倫敦外,隻在曼徹斯特有一個分社,如在其他地方發生大事,由總社臨時派記者去報道。報聯社是路透社的大股東之一,在國外沒有記者。
數據中心
爲了确保路透社新聞在世界市場上已占有的地位,特别是爲了保證使它獲得高額利潤的經濟
新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及時發出,路透社在倫敦興建了一個技術中心,該中心已于1979年底啓用。這個中心通過60台電子計算機和5000條線路,向世界各地訂戶輸送各種新聞。另一個同樣規模的技術中心設在日内瓦。路透社把它的所有通訊設備都改成雙套裝置,這樣即使一套設備發生故障,另一套設備也能自動啓用。
發展
80年代末,路透社的管理出現混亂局面,信息服務經常延誤。爲此,公司從1992年初起開始改進信息服務。舊的計算機系統被經專門設計、适應新程序的更新式系統取代,爲公司重新赢得了聲譽。1999年5月17日,路透社與美國道-瓊斯公司決定組建道-瓊斯-路透交互式商業公司,用20多種語言提供來自《華爾街日報》、道-瓊斯公司和路透社新聞網以及全球7000多個商業消息和信息來源的重要信息。
2014年11月9日,路透社宣布,其網站新聞評論功能将被關閉。
集團合并
湯姆森與路透集團的合并(2008年04月18日)正式完成,新公司的股票将開始在倫敦、多倫多和紐約市場挂牌交易。據稱,這家名爲湯姆森路透的金融資訊巨頭将成爲彭博新聞的主要對手,兩者的市場份額均爲三分之一左右。
湯姆森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作價約160億美元收購路透集團,合并後的公司總部将位于紐約,兩家公司在11個月之前宣布合并。新公司CEO葛洛瑟表示,新公司将重點整合在美國的重疊業務和人事,尤其是紐約。
葛洛瑟重申,公司預計3年後實現每年節省5億美元的目标。他還說,路透的業務相對來說未受信貸危機的影響。
活動交流
2019年9月11日,路透社社長邁克·弗裏登貝格訪問新華社,同新華社社長蔡名照就進一步深化拓展兩社合作以及技術進步對媒體發展的重要意義等深入交換意見。弗裏登貝格一行參觀了新華媒體創意工場,觀看了媒體大腦、現場雲和AI合成主播演示,聽取了有關全媒體采編發和供稿系統的介紹。路透社希望與新華社全面拓展戰略合作空間,尤其是在視頻和媒體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領域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
所屬國家:英國
成立時間:1851年
産 品:新聞,金融市場數據與分析
上市日期:2002-06-12
備注:需翻牆才可正常訪問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